智居物聯
新聞資訊
頂部電話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0371-55572898
互聯網的發展正在并將持續改變著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互聯網+”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學習型社會是基于教育全面充分創新發展的一種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重要理想和價值追求。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力推動和持續發展終身教育,必將助力我國學習型社會建設不斷實現新跨越。
“互聯網+教育”尋求基于技術變革和融合發展的教育生態優化。“互聯網+教育”首先是互聯網技術手段在教育上的應用,是利用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交互技術等技術手段實施的教育形式。進一步而言,“互聯網+教育”還是互聯網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可推動教育系統進行革命性變革,使教育體系更具靈活性和有效性。更進一步來說,“互聯網+教育”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構建了新的教育生態和服務模式,這一新的教育生態跨越了學校和課堂的界限,構建開放的教育服務體系,能夠滿足知識社會和信息時代學習者對教育的新需求。
“互聯網+教育”可以促進全民終身學習落地生根。“互聯網+”使得教育走向真正的開放,人人都是資源的創造者,知識快速形成和積累,學習資源前所未有地豐富。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更為關鍵的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學習者獲取知識的渠道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學校和培訓機構,學習者可以通過互聯網,自主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未來的學校和教師都會隨著技術的發展在形態上發生較大的變化,“教育”逐漸走向“學習”,“教師”逐步變成“學習指導師”,“終身教育”逐漸邁向“終身學習”。
“互聯網+教育”在多個維度助推學習型社會建設。學習型社會建設強調教育空間的開放性和學習資源的社會性,更強調的是全方位、立體化地對學習成果的應用和創新。構建學習型社會,必須有許多學習型個體和學習型組織作為基石才能建成。“互聯網+教育”促進了學習型個體和學習型組織發展的同時,促進了學習型個體和學習型組織的自我進化能力。“互聯網+”提供的是資源、手段,更是一種開放的思維模式,改變原先封閉的狀態,便能加速自我進化的能力。
“互聯網+”戰略將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應致力于把相互割裂的教育及其資源整合起來,以多元的教育辦學服務機構及豐富的渠道為有學習意愿的人提供靈活的學習機會,應充分整合全社會資源,將大量正規、非正規以及非正式的教育機構都納入到終身教育的機構體系中,探索依托現代信息技術以學習者為單元進行資源整合的組織模式。
“互聯網+”下的學習型社會是一幅絢麗畫卷。學習型社會的理念和思維模式與“互聯網+”思維在很多方面呈現出一致性,比如跨界融合、開放共享、扁平互聯和創新驅動,等等。中國政府重視“互聯網+”戰略,重視學習型社會建設,將促進中國建設學習大國、創新大國,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全球各國建設學習型社會積累中國經驗,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模式。(北京教科院終身學習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所所長 史楓)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地址版權
©? 2020 河南漢金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頁面版權所有 豫ICP備20008570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鄭州
手機地址版權
©? 2020 河南漢金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頁面版權所有